心地善良的小甜已经被小红帮教得只认钱了。她无心顾及街面上的繁荣市场,小甜穿过摩肩接踵的人群,加快步伐走进市场,来到卖米的摊位,她便精练细选来到一位中年妇女的跟前。
那位妇女穿了一身蓝色涤纶面料衣服,面容诚朴:“小妹,我是今年的新米、是香米,好吃得很。若不是给我儿子筹措明年上大学的学费,我还舍不得卖呢。”
小甜听说她卖米是给儿子筹学费,有心买她的米:“多少钱一斤嘛?”
“一块二。”
小甜经常买米,她很熟悉大米的质量和价格,见她说的价格合理,也爽快同意:“好嘛,就按你说的价,你的米我要了。”
那个妇女坦诚相待:“我在家过了秤的,两袋一共八十五斤,你信就信,不信你就称也行。”
小甜耐心像她解释:“在市场上买东西,讲的是钱足称够,还是当面过秤付钱合理些。”
“要得。你找杆秤过嘛。”
“买了之后,麻烦你帮我挑到家里去。行不行?”小甜征求意见。
“远不远?”
“不远,我们过秤之后,就挑过去不到一百米就到了。”
“要得,我们挑起走嘛。”那位妇女用扁担挑起一挑,用两个塑料编织袋装的大米。跟在小甜身后来到一家专门卖称的商店。
“老板,麻烦你帮我们称一下这桃大米。”小甜上去跟卖称的老板联系。
一个身穿灰色面料卡克服的中年男子一见小甜是这个县城难见的美艳妇女,想讨好她。低声问:“美女,你是要我照实称还是吃黑?”
小甜惊世骇俗:“怎么,秤上还可以搞名堂?”
老板神乎其神的告密:“比如,她这一挑米是八十斤,可以称成一百斤、或一百二十斤,也可以称成五十斤。”
小甜惊喜交集的神情,深邃的眸子瞅着他:“这挑米你照实称,她在家里称了的是八十五斤。等会我再来和你细谈秤的事。”
老板显得神通广大,展示其风采:“好吧。我称一台要收两元钱喽。”
小甜马上从挎包里取出两元零钱,递给老板:“称嘛。”
老板示意那位卖米的妇女把两袋米放到磅秤上。老板看秤后告知:“是八十五斤。你们来看秤。”
“不用看了。我们都知道是八十五斤。”卖米的中年妇女和小甜几乎异口同声的说。
小甜领着中年妇女把大米挑回家,将袋子里的大米全部倒进装米的瓦罐里。
小甜算账后,给那位卖米人一百零两元。那位卖米人慷慨的说:“我只收一百元,两元钱你已经付给过秤的老板了。”退还了小甜两元钱,离开甜家。
小甜写了一张留言条。爸:今晚,我们同学聚餐,我就不回来吃饭了,别等我。女儿:小甜留言。她把留言条放在茶几上,背上白色的小挎包,关上防盗门,直奔刚才称大米的那家商店。
老板见小甜重返商店,惊诧地问:“美女真的对秤有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