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贪官的,自己这次杀的,也正是那些不法官员!
怎么现在在任以虚口中......经过自己这一杀......日后贪官还会越来越多?
这怎么可能!
“对啊,堂弟,你说的细一点,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而朱标更是当时就急了啊。
当然会急了...
所谓的后世,不就是他当皇帝的时候吗?要是后面再出一次空印案,他也是受不了啊。
必须得现在将情况给搞清楚才行。
任以虚这话到底是几个意思?
“道理很简单嘛,朝廷制度处理钱粮税收的就有问题,要是真的不搞空印,那恐怕朝廷的税收效率,地方财政核对审查效率,都会大大降低......”任以虚轻松的说道。
“嗯?那怎么会?你的意思是,大明的财政效率,还是靠着一群贪官维持的不行?”
而朱元璋一听到这话,那眉头顿时就皱了起来。
那副样子,明显是不怎么相信任以虚这一番说辞。
毕竟,大明这税收制度,也是在元朝基础上修修补补而成,过去上百年都没什么问题,如今自己处理一个大漏洞,反而会是使得这制度的效率下降?
开什么玩笑!
“这个归根到底,其实就是个交通问题嘛,神仙来了也不能缩地成寸吧?你想啊,朝廷制度要对地方的财政收支、税款账目进行核对、清查。”
“而在审核中,毫不考虑一些客观原因,严格要求地方提供的账目,必须与户部数据完全相符、分毫不差,如此才可以结项。”
“如果其中有任何一项不符,整个账册便要被驳回,由地方重新填报、加盖印章,直到核对准确为止。”
“可是呢,地方跟京城之间,路途遥远,而地方上交的又大多是粮食......这中间总会有损耗吧?”
“这一损耗,就肯定跟朝廷记录的钱粮数目不一样了啊。”
“要是再回去重新核算,运来钱粮,那近一点的地方还好说,要像是云南那种地方,核对个几次,怕不是又得耗费上一年的时间?”
“这么久......等他们核对完成,那真是黄花菜都凉了啊”
“长此以往,肯定会出现空印案这种东西啊......他们只有带着空印文书,才能直接按照朝廷的数目,将地方钱粮数目,核对清楚。”
“最麻烦的是......要是真的彻底要求地方钱粮跟朝廷钱粮数目保持一致,那就必须得专门给地方官员,拨出一笔银子,作为路途之用,我们姑且称之为火耗银。”
“这一笔银子的数目,可就是真由地方官员做主了,他们说多就多,说少就少,毕竟路途遥远,朝廷官员也无法真正核查清楚。”
“这一笔由地方官员自由掌握的银子......那最后会落到谁手里,就不用多说了吧?”任以虚有些感慨的说道。
就上面这些弊端,就使得起码在现在这个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