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治国只是为追求利禄,找一个借口(1 / 3)

“呵呵,还很谦虚呢。”

宋濂笑呵呵的说道:“像你这个年纪,能读到《里仁》篇的,又能有多少?你做的已经很不错了啊。”

“不会吧......”

谁知道这下,却是让这孩子有些奇怪的看向了宋濂说道:“可是我们村里的同窗,大部分都已经学会了《里仁》篇啊,有些学得快的,都已经读完大半本论语了呢。”

“什么?”

而宋濂一听到这话,就顿时是愣住。

跟着就有点好笑的摇摇头说道:“这怎么可能,小郎,你这是被你那些同窗给骗了吧,他们在逗你玩呢。”

七八岁就读完大半本论语?

怎么可能啊。

正常百姓家的孩子,这个年纪能认全了字就很不错了啊,能像是这个孩子一样,开始接触经典,读到里仁篇就了不得了啊。

更何况是读完大半本论语,这不是开玩笑了吗......

这是官员子弟才有的水平吧。

恐怕这孩子不明情况,是被一些孩子给逗着玩呢。

谁知道......这孩子就很坚定的摇头说道:“真是这样的啊,在课堂上,我都听同窗讲过论语的......而且他们的进度,都远远超过我。”

“什么?”

听到这里,宋濂顿时惊了啊,这怎么可能?

如果是真的,那这个地方,是什么神奇之地,竟是能滋养出这么多的神童?

怎么想都觉得很不可思议啊。

“这个......莫非是有着大儒在此隐居教导?”就连刘伯温,此时也是百思不得其解,在那想了半天,才皱着眉头如此说道。

他是知道,任以虚在这里免费办的私塾。

但是免费归免费,说到底,也就是个村中私塾而已啊。

只不过一个村里的私塾,水平如何能跟城里相比?

在他看来,这些孩子能够读书识字就已经很不错了啊,至于真的学习学问,还是洗洗睡吧。

可是现在,这孩子的进度竟然如此之快?

他不由得想到了任以虚。

莫非,任以虚还专门找了一个隐居的大儒,来给这些孩子当先生?

这要是旁人,他肯定不会相信,一个少年办的村里私塾,凭什么就让一位大儒看上啊?

可是面对任以虚,他却没有这份自信。

别的就不说了,就光是任以虚的那份才学,就让刘伯温都深深的为之惊叹。

特别是与之对谈起来,更是如饮甘霖,让人不知不觉间沉浸其中。

要是能每天跟任以虚对谈,互相请教学问,那让一个本就起了隐居之心的大儒,在此地隐居,顺便教教小孩子们,也没什么好奇怪的啊..

“你们先生现在可还在私塾中吗?”想到这里,刘伯温就是看向了几个小孩子问道。

这时,宋濂也是被提醒了过来,也是顿时是深以为然了起来。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友情链接:
本站所有小说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站点地图xml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nonamebook.com All Rights Reserved
<script charset="UTF-8" src="/static/js/m.js"></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