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印度洋明珠(2 / 4)

、日本和安南的新移民,在当地殖民政府官员的安排下,心安理得地占据原住民离开后所放弃的房屋和田地。

而到了九、十月份,各地的茶叶便会陆续在上海或者广州汇集。两地的垄断行商作为大秦政府特许的海外贸易经营机构,几乎包揽了所有的茶叶出口。他们会根据本年度茶叶产量和市场行情,坐地起价,将每担(100斤)平均成本仅为三四两银子的茶叶以九到十二两白银的价格售卖给齐国海外贸易公司或个体商人,赚取高达230%-300%的超额利润。

你瞧瞧上海和广州那些茶叶垄断行商,哪个不是身家巨万,哪个不是在我齐国境内广置产业?随便一出手,便是数十上百万两白银,壕得惨无人道!

锡兰岛地处印度洋上,是印度洋北大门的关键要冲,更是挟制印度大陆的战略支点,也是连接阿拉伯和东亚、东南亚航运通道的关键节点。

尽管,齐国的贸易公司和商人们在获得秦国的茶叶后,往往会在采购价格的基础上上再翻数倍,转卖至印度、波斯、阿拉伯、奥斯曼,以及欧洲诸国,赚取更高的贸易利润。

不过,对于齐国高层而言,锡兰岛适合种植茶叶也罢,能出产橡胶也好,这点蝇头小利还不至于让齐国对其花费大力气进行开发和建设。

而欧洲还有法国、荷兰、西班牙、葡萄牙、神罗、普鲁士、瑞典等诸多国家,他们虽然茶叶的平均消费水平要低于英格兰王国,但这么多国家加在一起,茶叶的消费总量也是一个颇具可观的数字。

随后,十数支探险队在军队的保护下,展开对锡兰岛全境的详细普查,看看有什么值得开发的矿产和资源。

当然,齐国也不仅仅在汉洲本土试栽茶树,南洋诸岛、安南、吕宋、印度,乃至黔州(今南非地区)、殷洲(今美洲)等海外领地也相继尝试过移栽大陆的茶树,但弄出的茶叶始终差了那么一点味道,根本无法取代秦国出口的茶叶。

源源不断的茶叶贸易,为秦国换来了数不尽的黄金和白银,是秦国对齐贸易少数大宗出超的商品之一。

“潘大使所言甚是。”那名港务管理人员附和道:“去年,听闻那些农林产业部的官员所说,我们齐国每年从大陆秦国进口的茶叶总量超过两万多吨,交易总额近两百百七十多万元。呃,折算成白银的话,也超过八百万两。嘿,这么大的产业,也不知道养活了多少秦国人。以后,若是茶叶贸易转移到锡兰岛,怕不是会让岛上的那些茶园主赚翻了!”

潘广峰并未在这座被誉为印度洋明珠的岛上过多停留,在当晚应邀参加了锡兰总督举行的接风晚宴后,到了次日正午时分,便继续乘坐“延锋号”大型客轮朝汉洲本土而行。

不过呢,皇天不负有心人,齐国人经过这么多年终于发现一处适合培植茶树的风水宝地。

随着印度贸易的日趋繁荣,为了满足两地之间的物资和人员往来,包括印度贸易公司、孟加拉贸易公司、帝国海外班轮运输公司在内的多家商业巨头陆续开通了定期客货两运班轮,而且投入的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友情链接:
本站所有小说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站点地图xml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nonamebook.com All Rights Reserved
<script charset="UTF-8" src="/static/js/m.js"></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