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章 崛起的“波斯之剑”(2 / 5)

慑下--当然,也有齐国人的外交斡旋,陆续撤出了西部边境地区,曾经桀骜不驯的阿拉伯人主动向伊斯法罕表示自己的忠诚,诸多割据一方的总督和军阀纷纷向帝国沙阿献出他们的降表,承认中央的威权。

多个世纪以来,包括波斯在内的中西亚地区传统的战斗模式也都是骑兵和弓箭手,极不情愿地缓慢接受火器,甚至将火器视为一种肮脏的发明,怯懦者的武器——这也是近百年来波斯人屡败于奥斯曼人的重要原因。

战略和情报通报会开完后,文守言很快赶到齐国驻防军司令部,汇报波斯军队战备准备情况。

搞定完这一切,时间已经到了1731年4月中旬,正值仲春时节,万物勃发,而波斯境内的诸多割据势力仿佛也如那些不断向上生长的野草一般,再次露出狰狞的面容,开启新的一轮暗战,以期兼并更多的地方势力,发展壮大自己地盘,试图在帝国未来的政治格局中能拥有更多的话语权。

在往前推数十上百年,萨法维王朝的大部分军队除了帝国禁卫军和少量精锐卫戍部队是常备军外,大部分的部队也都是临时征召百姓和部族青壮入伍,许以抢劫战利品,待战事结束后,便解散回归各省村镇和部落领地。

经过齐国军事教官的一番整训,再加上装备了大量来自齐国的武器装备,帝国禁卫军和帝国新军的战斗里比那些割据自立的地方武装强出不止一头。

“加耶迪将军本人是非常有信心。不过……”文守言犹豫了一下,“不过,卑职认为,他们似乎有些轻敌,所有人都表现得非常乐观。据我们从各方面收到的消息,纳迪尔并不是一个故步自封的人,军中火器装备率虽然没有波斯新军高,但持有数量也是非常多的。而且,他们在军队组织和战法上,也不是传统落后的部落武装模式。在短短数年时间,便能迅速崛起,占据广大的呼罗珊地区和阿富汗西北地区,便能充分证明此人非易于之辈。”

“更让人头疼的是,帝国那位谋逆自立伪帝国沙阿的塔赫玛斯普王子在马赞德兰无法立足后,在手下的蛊惑下,跑到了呼罗珊地区,并很快与纳迪尔合流。他们双方打着帝国沙阿的名义,四处攻略,扩大地盘。就在我联军发起库拉河战役,大败俄军的时候,纳迪尔引兵攻入赫拉特(今阿富汗赫拉特省),击败了当地的阿卜达里人,并收降无数,从而进一步壮大了纳迪尔的实力。”

“在我齐波联军大破阿富汗叛军,收复伊斯法罕后,曾一路追击叛军至坎大哈附近,会同印度方向攻来的我齐国陆军和喀拉特汗国军队再次重创阿富汗叛军,使其不复有威胁帝国之军力。当初,我联军本该趁势挥兵杀入呼罗珊地区,恢复当地的统治秩序,重建地方政治架构,将该地区纳入中央威权之下。”

对于平定帝国内部割据势力,齐国人一般是很少参与的,最多派出一些参谋军官和技术军官,辅助帝国军队作战。

嗯,既然此人不识时务,拒绝献表归降,也不愿意将那个伪沙阿塔赫玛斯普二世解送伊斯法罕和,那没什么好说的,大军开过去,然后杀光所有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友情链接:
本站所有小说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站点地图xml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nonamebook.com All Rights Reserved
<script charset="UTF-8" src="/static/js/m.js"></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