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6章 穷人的世界都是黑白(55,求推(2 / 3)

人性、对官商的讽刺力度实在是太大了。

就好像国内很多片子都把故事背景搬到东南亚一样,那些剧情大胆的内容,如果拍成是内地的剧情,能不能上映都是一个问题。

但这并不是促使杨逸这么改的最大原因。

&;=&;&;&;他是不得不这么改,因为《大佛》这部短片中的“佛”不仅仅是片名,更是贯穿了整部片子的重要道具,导演要用佛像这个元素,去讲述富人的残忍和虚伪,同时讲述了穷人的卑微和无奈。

佛不渡人,人自渡。

这样的故事,必须要建立在佛教气氛浓厚的背景之下,不然很难讲成这个故事,也很难形成强烈的讽刺效果。

这样一来,早就破除了封建迷信、不允许宣扬宗教的内地就不合适成为故事的背景了。

杨逸没法到宝岛去拍片子,而且就算可以去,他也不会说闽南语,把原先的剧本写出来就不合逻辑。

但港城还是可以的,港城和宝岛一样,宗教元素非常浓厚,尤其是佛教,信众很多,甚至佛诞日还会放假。

这样的剧本,把故事背景放在港城就没什么违和感了!

而且,对于杨逸来说,粤语的话,他是比较熟悉的!

两度将体验卡用在张颂文老师身上之后,杨逸发现自己的粤语语感提升迅猛,在江门拍《狂飙》那几个月,他每天坚持练习,后面都能用粤语跟当地人交流了。

这也是为什么他能很顺利地把《大佛》的改编剧本写出来,最终拍出来的成片获得了观众们的认可。

如果只是把关注点放在《大佛》的讽刺成分上,那就太小看《大佛》这部片子了,观众们给它打出九点多的高分,可不仅仅是因为杨逸把讽刺剧情写得格外辛辣,入木三分啊!

观众们喜欢这部短片,还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它的拍摄、制作方式有着非常独特的韵味,在其他片子上是寻找不到的!

《大佛》是一部黑白色调的影片。

说起黑白色调,很多观众就在打分网站的评论区里不约而同地提到了一个名字,孔耀杰!

他去年和杨逸一块作为导演嘉宾,录制了《导演新生代》。

也是因为喜欢拍黑白色调的片子,嘴硬心硬,死不悔改,孔耀杰给观众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不过,同样是黑白色调,孔耀杰拍的,和《大佛》拍的,就是截然不同的感觉!

孔耀杰用黑白色调拍出陈旧的感觉,即便是二十一世纪二十年代了,他依旧把故事拍成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的感觉,让观众看得很难受。

但《大佛》的黑白色调却是一种讽刺,而且它并不是只有黑白,在看行车记录仪的时候,画面是彩色的!

用里面的话来说,就是“穷人的世界都是黑白,有钱人的世界才是彩色的”!

用网友们的话来说则是:“《大佛》里的黑,才是一种高级黑,《大佛》里的白,才是一无所有的白”!

同样的振聋发聩!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友情链接:
本站所有小说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站点地图xml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nonamebook.com All Rights Reserved
<script charset="UTF-8" src="/static/js/m.js"></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