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速度都有要求。
所以,才始终距离地面二十米左右低速巡航。
也幸亏眼下这片丘陵的林木都不算高,抵着树冠上方,勉强能保证绝大多数地形,都能在技术参数要求内航行。
大方向奔着刘毅所在位置搜索的-1,并没有一个精准的目标方向。
地面指挥给出了大方位,领航员根据结合环境地形,划出的实飞线路。
驾驶员负责根据实飞线路飞行,具体的搜索工作,是由中仓里的技术小组,通过操作搜寻设备来完成的。
设备集成度很高,同时也非常复杂。刘毅所看到的“老实摄像机”一样的东西,只是其中的一个射频发射组件。
在机舱下方,还布置着多种感应器和接收传感器。
既然外置设备都集中在机身下方,也就意味着水平方位和周围大角度方向,都是侦查盲区。
毕竟这套设备是用于民用搜救,并不是侦军事查。
精确的技术参数是,机身垂直角三十八度以内的区域,才属于有效工作范围。
几百米以外的刘毅,远不在设备的有效范围内。身上的迷彩服和周围厚密的树冠枝叶,给他提供了优秀的掩护。
没有专业的观察手,坐在航行中的直升机内,凭肉眼根本无法发现。
直升机驾驶舱内的驾驶员和领航员,也根本没有想到他们正在追寻的目标,会躲在树上。
不是说他们低估刘毅。
能折腾出这么大的动静的家伙,用脚后跟合计也知道,绝不是什么一般人。
更别说十来分钟以前,还刚刚用冲锋枪击落了一个同大队的机组。
只是在他们看来,目标之前那是因为被锁定后无法脱身,才选择冒险反击。
毕竟就算再厉害的角色,用冲锋枪击落直升机,运气成份都占了大半。
正因为对方是高手,才更应该明白,幸运女神已经眷顾了他一次。
起码在今天,恐怕很难再眷顾第二次了。
由此可以得出结论,对方眼下要么在疯狂逃窜,要么已经找地方隐藏了起来。
所以,驾驶舱里两个誓要替战友复仇的家伙,一个不断的优化航线,争取不留下任何盲区。
一个集中精神,仔细的控制着总距杆,按照领航员给出的线路不断微调航高航向。
他们坚信,只要不留盲区不打折扣的推进搜索任务,凭借着直升机搭载的顶尖设备,就一定能抓住地面上那只不知道躲在哪里的野兔子。
事实上也确实如此,整片区域已经被分配给了附近的十一架直升机。只要每一架次都不留盲区,刘毅根本就藏不住。
挖个坑把自己埋起来都不行!
跑的话更白扯,两条腿在地上倒腾,怎么可能跑得过天上飞的。
但岛国人没想到,刘毅既没有一味的逃跑,也没有找个地方藏起来。
而是立在一颗山毛榉上,放缓呼吸双手拘枪,瞄镜内五百米等肩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