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来觅食的野猪,但是这玩应儿只有一把匕首的刘毅可不敢碰。
绕开后逮了两只棒子鸡,又按住了一只傻吧啦叽,自己跑进雪窝子里的肥兔子。
开膛破肚处理了一下后,用最快的速度赶回了山洞。
这次洞里的地方很充裕,两人吃完东西后隔着火堆,一个蜷缩在洞内,一个守着洞口各自休息。
因为休息的比较早,第二天天边才隐隐泛出青色,便再次出发。
经过了极度疲惫的一天,两人再次在前面那支小组待过的宿营点儿休息。
这次在洞里的篝火残迹中,刘毅发现了一小块儿带着焦糊的青绿色纸屑。
材质和颜色都非常眼熟,因为他来自我军特有的,82型三角巾急救包的油纸封装袋。
至此,刘毅终于确定,一路追着的那个小组,肯定是自己人。
趁着还有些天光,刘毅生起篝火后沿着一组人离去的痕迹,又追逐了一阵。
走出了大概五公里后,再次发现了交火的痕迹。
这次交火,围绕的是一架在下雪前,已经坠毁了一段时间的大型无人机。
刘毅借着微弱的天光大致检查了一阵,判断坠毁的无人机是我们的东西。
残骸被人搜寻过,从被人用刀割断的接头看,双方交火的核心目的,是为了无人机上的某个组件。
更让刘毅焦心的是,从周边敌人留下的痕迹上看,数量超过了十人。
也就是说敌人有了援军,而我放依然是包括一名伤员在内的六人。
耽搁了一个来小时,天已经完全黑透。
刘毅顺路打了点猎物返回,一夜过后,带着宋焱再次踩着第一缕晨曦出发。
过去的一夜,刘毅都在担心我方在人数劣势的情况下吃亏。但从一路上的痕迹看,情况还算好。
敌人似乎无心恋战,采用分组阻击的战术,大体上向北撤离。
而我方的六人小组,始终紧紧咬在后面。期间双方交火数次,但应该一直没有产生新的伤亡。
这样的追踪又持续了两天一夜,当夜幕再次降临的时候,体力严重透支的宋焱已经完全支撑不住了,全靠刘毅背着前行。
宋焱趴在刘毅背上,虚弱的说:“你找地方把我放下吧,不然永远追不上他们。”
“放心吧,他们始终在…走走停停的交火。我们…的速度,比他们快,肯定能追上。”刘毅的体力也消耗的非常严重,一句话说的断断续续。
天差不多完全黑透了,刘毅找到了两处相邻的,用积雪和山石搭起来的避风所。
其中一处篝火的灰烬明显较多,而且虽然已经没有了温度,但还算干燥。
这是好现象,说明庇护所是敌人搭建的,而后我方小组在这里进行了短休。
刘毅和宋焱,是第三波到这里的人。
而且,已经离前方的我方小组不远了。
周围搜寻干柴的时候,刘毅在西面的低洼地中,又找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