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怀疑老子当初很有可能即将踏入修炼一途,甚至极有可能,像自己一样有过一瞬间的入定状态!
那个状态太玄妙了,叶秦至今还记忆犹新,可惜并非可以随意进入,需要极大的机缘。
希望能够启发后人,寄以希望后世当中会有天赋出众者,完成他没有完成的夙愿。
而进入这个状态后,会陷入到一种超乎寻常的顿悟感觉当中,思维运转极快,对万物的理解仿佛与生俱来,各种玄妙。
甚至就连‘道’的观念是老子首先提出的,他认为天并非永恒的、并非最根本的,而最根本的是‘道’。
伏羲、共工、烛龙、等这些上古神祇都是人首蛇身。
但是叶秦发现,老子这一类古之先贤,因为困于自身限制,却被拦在了修行的外面,终其一生,无法再更进一步。
“我和这些人不同,他们无法突破天地限制,但我蛇身人魂,灵性与智慧并存,这是我的机缘。”
传说老子过函谷关之前,把守的关令尹喜看见一团紫气从东方飘来,认为必有圣人来到,赶忙迎接,果然见老子骑着青牛徐徐而来。
《道德经》为老子所著,可以说该书当中对于宇宙的形成还有自然的规律,都有独到的见解。
叶秦感触颇深,也颇为可惜,但哪怕是思想巨著,也足以对他有很大启发。
如果不是看到了那本《黄帝阴符内经》,他也不会想到用修炼,来化解困境。
本该死亡的身体,重新焕发出生机,再加上蛇身人魂的原因,形成了一种奇妙的磁场,再加上动物之灵,碰撞之下,产生了无与伦比的天赋。
冥冥之中自有定数。
也许这是真的,但里面也有部分夸大的事实。
不知不觉当中,一夜已经过去,听到外面传来的脚步声,叶秦这才猛然惊醒,看了眼窗边的天色。
人类的智慧再结合动物天生自带的灵性,演化成了无与伦比的顿悟天赋,而他本身又是死而复生,生而复死之人。
所有的修炼方式都是叶秦一手摸索创造出来,独属于他的修炼,可以说开辟了一条,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道路。
但很大可能是没有找到的,否则到了函谷关,留下的应该是具体修炼法门,而不是《道德经》这篇思想名作。
他们顿悟也许只有片刻,但是叶秦的顿悟却能够很长。
但奈何前世的时候完全是当顺口溜去诵读,根本体会不到如今的感觉。
因为曾经的入定状态,虽是转瞬即逝,却也获得不少启发,开创诸多思想名著。
所以他才会总结心中所想所念,留下这些文字。
就是这样一个信奉“道”的人,在最后也没有明确表示“得道”。
“这是因为修行的原因吗?”
叶秦不知道老子最后有没有找到解决办法。
不用说大名鼎鼎,补天造人,被誉为大地之母的女娲,更是其中典型代表。
就如同他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