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背后很可能站着万安和刘吉那两个老小子,你觉得这话有道理吗?”
“有啊,最近万阁老和刘阁老,明显疏远了咱,就连他们的门人,诸如周洪谟等人也都表现得很暧昧,不再事事倚靠您。甚至在吏部事务上,连李裕都有些……两面三刀了。”
庞顷直接点明近来朝臣们态度上的变化。
李孜省点头:“你说得很有道理……太平盛世中,陛下龙体康泰,我的地位会非常稳固,他们不得不向我身边靠拢。
“关键是现在朝中这些官员,都知道陛下重病在身,恐怕过不了多少日子就要驾鹤西去,我的好日子快要到头了,岂会跟以前一样对我言听计从?”
庞顷道:“这么说来,您要对付两位阁臣?”
“没错。”
李孜省点头道,“来瞻说了,他准备再造一批望远镜,给陛下送去。说会以我的名义献上。”
“望远镜?这事怎还没过去?”
庞顷惊讶地问道,“所以说,张翰林这是变相承认了,望远镜从一开始就是他搞出来的?”
李孜省黑着一张老脸道:“是不是他,到现在你心里还没个数吗?除了张来瞻,有谁能搞出那么好的东西,且义无反顾送给太子,助太子渡过危机?”
“这倒也是。”
庞顷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李孜省道:“来瞻的意思,是要让万安和刘吉两个老匹夫分心他顾,再也无法推动易储之事,帮助太子顺利登基。且来瞻已亲自去过东宫,与太子进行沟通,等于说这层关系已经很稳固了。”
庞顷笑着恭喜:“那等于说,道爷以后无论给太子做什么事,太子都会心知肚明,在他那儿留下底子。”
“没错。”
李孜省带着极大的自信道,“以前做事,太子未必能看到,有些人可能心里清楚,却会在太子面前挑拨离间,让太子疏远甚至追究我的罪责。可现在情况不同了,有来瞻做桥梁帮我沟通,太子将会铭记我的功勋。”
庞顷感兴趣地问道:“您打算怎么做?”
李孜省冷声道:“我要让万安和刘吉那两个老匹夫没一天安生日子过。找人参劾通州仓之事,闹得人尽皆知,陛下不提出来,我主动给他揭出来……哼,敢不听我的号令?让他们谁都没好日子过!”
“您真是……”
庞顷很想说,您可真是小肚鸡肠的典型。
人家只是稍微疏远你,你就要把人家往死里整?
“炳坤务必要记住,这朝中事,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看似立四皇子能保住我们这群人的荣华富贵,可那也要看时候。
“邵妃现在根本就没能力为她儿子谋划,等有一天内她真拥有那能耐,必定会将我们逐个击破,照样没好下场。与其到那时追悔莫及,反倒不如直接投靠太子……
“太子无论是否瞧得上我,但他至少是个重情重义之人,我若对他有扶持之恩,他怎会对我恩将仇报呢?”
李孜省对太子的人品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