码,简直毫无压力,镌刻意识代码可以让这个混沌种族更加接近纳特克斯的形态,可以提高成功率。</p>
接下来是往它的体内注入意识能量并将其转化成纳特克斯的意识体结构的样式。</p>
过了一会儿……</p>
纳特克斯看着爆炸后残留的意识能量没有说话,他默默地吸收掉这些能量后,关闭了混沌领域。</p>
他的身体告诉纳特克斯:他现在处于幻梦境的频发区。幻梦境中的原初质并不完全是相同的,就像物质与物质之间存在着密度差一样。</p>
越是原初质与原初质之间的差距越大,就越容易诞生出混沌种族。</p>
纳特克斯将其称为“频发区”,之前纳特克斯所在的都是“稳定区”,很少有混沌种族生成。</p>
凭着身体对幻梦境母亲特有的感知,他找到了这一块“频发区”。为的就是更快找到混沌种族,跟自己的兄弟姐妹深入交流一样。</p>
在进行第一次实验的时候,纳特克斯再一次把裹巢分散开来,在纳特克斯进行实验的时候,它们就可以继续寻找实验素材了。</p>
以便纳特克斯失败后需要新的实验素材。既节省时间又提高效率,多好。</p>
果不出所料,纳特克斯开始实验后不久意识体中就已经有了两三个坐标点,都是有混沌种族的,有些还在不断变化着。</p>
不过没关系,只要让裹巢跟着它就行。到现在裹巢的数量一只都没有少,这表明这个地方还是比较安全的,也不排除裹巢们遇到的他的兄弟姐妹都是一群蠢货的可能。</p>
一次性控制532只裹巢并不容易,532只裹巢对应着532个显示屏。好在纳特克斯的意识体还是十分强悍的,在有条不紊地处理大量信息的同时还能改造意识体容器。</p>
实验失败后,纳特克斯的意识体中已经有37个坐标点。他不由得兴奋起来——在想到这些都是实验素材后。</p>
他很快向离他最近的坐标点游动,很快将这次实验失败带来的挫败感消除了,——反正这失败品也没什么用了。</p>
第二个同胞处理起来要麻烦一些,不过在吃了纳特克斯几口裂解能量后便安然去了更加美好的世界。</p>
然后……</p>
BOOM!</p>
很好,换下一个。</p>
第二个——卒。</p>
BOOM!</p>
嗯,再接再厉。</p>
第三个——卒。</p>
第四个——卒。</p>
第五个——卒……</p>
在不知有多少位同胞为科学现身之后,纳特克斯有些气馁:他调试了无数次意识能量的强度,尝试了很多手段,也控制了很多变量。</p>
要知道,对于这些变化不一的东西来说,做到这一点很难。他也感受到了科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