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安侯放着户部差事不干,宁愿陪一个侄女儿去田地里务农,这说明了什么问题,你可知道?”</p>
太监本能道:“侯爷是身体抱恙,才把户部差事交给太子和三皇子,可不是故意推脱。”</p>
皇帝轻哼一声:“用你提醒?他刚从通州归来,朕就让他帮忙管理户部,委实辛苦他了,他告假也正常,但如今却愿意陪着珠儿务农,这就说明了晋安侯不贪恋权利,不急于立功,还注重亲情,是个有情有义有原则的人。”</p>
原来皇上指的是这个,太监就敢顺着皇帝的话往下接了:“皇上说的是,侯爷可不就是这样的人,皇上才重用他啊。”</p>
皇上道:“你这是在说朕对他放心。”</p>
“这……”太监又不敢接话了。</p>
皇帝却不在意:“朕确实对晋安侯放心,只可惜他非皇子,没有皇家血脉,否则这皇位……”</p>
顿了顿,又道:“传旨下去,就说晋安侯体恤民心,勤政爱民,是众人学习楷模。同时,也赏晋安侯夫人贡品布料百匹,珠宝一箱,去吧。”</p>
太监得令下去了。</p>
林幻听宣读圣旨时,整个人还有点回不过神,先前她曾问过楚胤,要不要写折子,给皇上汇报一下他的情况。</p>
楚胤当时只说不用,皇帝耳目众多,事情自然会传到皇帝耳中,然后少不得会有他们好处。</p>
如今好处就来了。</p>
这人神机妙算,只是她还有点想不明白,就‘一家三口’下个乡,还能领赏了?</p>
楚胤则笑得高深莫测:“这还只是第一步。”</p>
却说在户部里明争暗斗的太子和三皇子知道晋安侯领赏之后,才惊觉大事不妙。</p>
好家伙,你一个人抽身干净,去体验民间了,留他们在户部,为了权利斗得你死我活,如此鲜明对比,皇上心中会怎么想他们?</p>
左右不管他们把事情办得有多好,皇帝心中都会猜忌,只看到他们为了权利而‘斗’,完全看不到他们的辛苦了。</p>
奸诈啊。</p>
如此吃力不讨好事情,还做来干嘛?也纷纷找借口推了户部之事。</p>
太子和三皇子放手不干了,晋安侯就得回来了,他一回来就把乱七八糟的户部给整理妥当了,又是妥妥立了一个大功。</p>
皇帝龙心大悦,又犒赏一番。</p>
太子和三皇子都傻了。</p>
惊觉又上当了!</p>
据说太子和三皇子因此气得三天不出门。</p>
此时林幻才知道楚胤口中的第一步意味着什么,而真正的好处又是什么。</p>
笑得肚子疼。</p>
她就说了,这人如果是皇子,就真没其他人什么事了,做不做他都有理,都有好处,别人做不做都是错,真把别人耍得团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