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弟,你想想,老曹天天让你背那些四书五经,有个屁用!等你长大了,难不成去做私塾先生?”
“看看咱大哥,老曹口中的好大儿,现在都成什么样了!把那些圣贤书读的滚瓜烂熟,最后混了个举孝廉。”
“你再看看你二哥,气跑了99个教书先生,啥文化也没有,现在官职比老曹的还大!”
“所以说嘛,死背那些圣贤书是没有用的!孔老夫子还说过因材施教呢,你这孩子打小就随我,适合快乐教育。”
“什么是快乐教育呢?顾名思义,要在快乐中接受教育。你都感觉不快乐了,又怎能学好习呢?对不对?”
“子(悠)曰,春天不是读书天,夏日炎炎正好眠,秋有凉风冬有雪,收拾书箱好过年。”
“学习,并不局限于书本,生活才是你最好的老师。”
…………
一顿大道理下来,直接激发了曹丕“追求快乐,逃避痛苦”的人性。
再加上曹丕这个年龄本就是贪玩,一个逼着他学习,一个让他快乐。
如何选择,显而易见。
短短几句话的工夫,曹丕已经站在了二哥的阵营里。
碍于曹操的威势,曹丕担忧的问道:
“二哥,爹不会跑来徐州抓我吧?”
“哈哈哈,放心吧,他要是敢来徐州,我直接给他关进小黑屋!放心吧三弟,徐州,就是你二哥的天下!”
正巧这时,装完干粮的曹洪带着侍卫骑马路过。
被曹子悠瞧见了。
“子廉叔!”
曹洪狠狠的抽了马屁股几下,从两人身边一闪而过。
只要我不下马,我就没有看见两位公子。
很可惜,曹洪带的侍卫们明显脑袋不灵光。
一看二公子在打招呼,几名侍卫纷纷停了下来。
“拜见二公子、三公子!”
“你们这是干嘛呢?怎么子廉叔跑得这么快啊?”
侍卫答道:
“我等奉曹公之令,特来接三公子回兖州。”
曹丕一听就急了。
“我才不回去呢!我要在徐州!曹丕本应该是快乐的!我要快乐!”
曹子悠摸了摸他的脑袋。
“放心吧,我也觉得,曹丕(皮)很快乐。”
曹子悠发誓,有糜夫人、甄家五女、大乔小乔等等作为见证,曹丕确实是一件快乐的事情。
“这样吧,三弟,我说你写,你给老曹写封信表明一下态度。你们几个,跟我回官府等等,回去的时候把信带走。”
“是!”
侍卫们麻溜的下马,牵着马跟在二位公子后面,回到了官府内。
找出纸笔,曹丕亲自写上了开头的问候。
“爹,您这个死鬼死了吗?我是曹丕。”
问候语写完后,曹丕抬起头,看向了曹子悠。
“二哥,我应该怎么写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