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八零年代科学家10(2 / 4)

寸,又有探雷器证明能力,他很快就融入这个新集体,循序渐进地露出自己的真本事来,在研究院内,更加如鱼得水。

燕静在学校也很顺利,她性子开朗,很快就在新的班级里交到新朋友。在更好的学习环境下,她的成绩显著提高。

唯一不大顺利的反而是燕老太,孙子上班,孙女上学,要是在老家,她还能种种菜养养鸡,可住在筒子楼里,哪有地方给她种菜养鸡。

老太太闲得哪哪都不舒服,搬到省城的新鲜劲过去后,整个人都有点无精打采。

燕宁瞧着这情况不对,有些老人家是不能闲的,一闲身体就会迅速垮下去。老太太显然就是这样的人,必须得给她找点事情做,让她觉得自己还有价值,能帮上孙子孙女,不是拖累。

燕宁正琢磨着给燕老太找个活计打发时间。

燕老太自己找到了,她先是炸了一锅油墩儿,这是本地传统小吃,用面粉糊糊裹咸菜萝卜丝肉沫,在滚油里炸到金黄,咬一口外脆内糯,燕宁和燕静都特别喜欢吃,一气能吃上四五个。

燕老太拿海碗装了满满一碗油墩儿,让燕宁给隔壁楼的何教授送过去,那是孙子的贵人兼老师。

“奶,你做的比我们学校门口卖的好吃。”燕静拍马屁。

正好装着一碗青皮葡萄回来的燕宁就笑:“何教授一家也说奶你做的油墩儿味道绝了。”

“哪来的葡萄?”燕老太问。

燕宁回:“嘉路弄回来的,一大筐,就让我带两串回来。”

一听何教授的儿子,燕老太心思就更活络了,人何教授都支持儿子做生意,那她也能吧?何教授那么有文化那么厉害的人,肯定不会犯错误。

燕宁和燕静都呆了呆,没想到老太太那么与时俱进,她居然想支个摊卖油墩儿,老太太振振有词:“这活不累,我每天就出半天摊,大门口那几个卖吃的摊子,我瞧着生意怪好的,其实味道也就那样。”

合着都已经做过市场调查了。

燕宁哭笑不得:“也不是不行,但是只能出半天摊,不能累着了。”

不得不感慨,人与人当真不一样,老太太一把年纪还想着自食其力。沈丹红年纪轻轻又占着重生这种逆天优势,却只想当菟丝花依附谢向东而生。早知三天事富贵万万年,但凡沈丹红把对谢向东的心思用在创业上,何愁不能发达,当女强人难道不比当谢向东的金丝雀好。

要说燕静以前在老家,因为环境闭塞,还对做个体户有那么点抵触。到了省城后接触的人多了,眼界大开,知道这是响应国家促进就业的号召,再没有偏见,还笑嘻嘻提建议:“奶,去我们学校门口,就放学那会儿,人可多了,花钱买吃的都乐意。”

燕老太才不去,省得给孙女招惹闲言碎语,学生娃到底不成熟。老太太在家属院隔了一条街的地方出摊,燕宁给弄了一辆三轮车,改造一番,加上锅炉,一个流动小吃车就做好了。

这有了事做,燕老太立刻精神抖擞,尤其是挣到钱之后,精神头更足,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友情链接:
本站所有小说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站点地图xml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nonamebook.com All Rights Reserved
<script charset="UTF-8" src="/static/js/m.js"></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