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的病历都看不懂的情况。</p>
然而周从文医疗组的病历板板正正,还有肖凯这么一个饱经临床磨练的老油条很正规的审阅病历。</p>
最后一个环节也几乎无懈可击。</p>
虽然真要是往死了琢磨、挑毛病的话病历不是完美的,但对于陆天成来讲,这已经足够足够足够。</p>
真的是很严格的,陆天成用一天的时间走走看看,知道了周从文医疗组、知道了院士工作站的基本流程。</p>
拒绝了宵夜,陆天成独自先回去,他还拿着肖凯给的一本《工作手册》。</p>
这是一个“手抄本”,想来应该是肖凯亲手写的。</p>
几千字的《工作手册》让陆天成的心情变得更为异样。</p>
这就是传说中的院士工作站么?</p>
这就是传说中的天下第一的医疗组么?</p>
这,难道就是周从文的能量爆发后的结果?</p>
回到住处,简单洗漱后陆天成开始阅读《工作手册》。里面有很多颠覆性的规则,比如说普通手术不用抗生素冲洗之类的。</p>
正看着,陆天成的手机响起来。</p>
“庆华。”陆天成接通电话,沉声说道。</p>
“天成,你去了之后怎么样?”李庆华开门见山的问道。</p>
“……”陆天成沉默。</p>
“喂?喂?”</p>
电话那面传来李庆华忽远忽近、忽高忽低的声音,想来应该是在移动电话移动着接。</p>
信号问题是个大问题。</p>
陆天成苦笑,“我能听到,庆华。我就是……不知道该怎么说。”</p>
“什么意思?”李庆华听不懂陆天成的描述。</p>
陆天成干脆采用白描的方式,一五一十的把今天在医大二院院士工作站的所有经历简单讲述了一遍。</p>
1天,25台手术;严格到严苛的术前核对;患者术后第一天就要出院;手写的《工作手册》……</p>
所有的所有都是那么新奇与特殊。</p>
就这,陆天成还隐瞒了周从文下午的时候那段无一字、无一句不牛逼的讲课。</p>
无论是陆天成还是李庆华都知道这并不是标新立异、特立独行。</p>
很多制度性的工作对临床来讲是有决定性意义的,比如说严格的术前核对。</p>
虽然知道事情是对的,但绝少有人能做。</p>
而这,又是另外一件事。</p>
繁重的工作压力,还要保证医疗作业文件的无懈可击,老临床都知道这是不可能的。</p>
但周从文的医疗组偏偏就在不可能之中演变出来了一种崭新的工作方式。</p>
不说周从文手术做的好不好,光是管理能力这一点就足以令人叹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