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伟没敢说话。</p>
之前搂宝夹的兴奋早已经荡然无存,他全神贯注的看着周从文画的图案,最后摇了摇头。</p>
“从文,我怕耽误你手术。”刘伟哭丧着脸说道。</p>
“这样吧。”邓明道,“开始我配台,再找个小医生上来当二助。做到袖切吻合的时候我去操作气管镜,配合你吻合。”邓明手捧着保温杯缓缓说道。</p>
他理解刘伟的心情。</p>
周从文要求的事情难度极高,即便是自己上去操作气管镜能不能达到周从文的要求都在两可之间,就别说刘伟了。</p>
“那也行。”周从文淡淡说道,“手术难度主要在这里,袖切么,肯定是吻合支气管的时候最难。”</p>
“看你画图出来,我倒是更有信心了。”邓明哈哈一笑,“小周啊,你的思路我是真没想到。”</p>
周从文微微一笑。</p>
腔镜下袖切手术主要是在达芬奇机器人大量进入临床后才开展起来的。</p>
达芬奇机器人是麻省理工研制的一种外科手术设备,最开始主要用在战地救护上,外科医生远程操控手术。</p>
可因为信号传输问题,在战地救护种应用的并不多,反而渐渐走进临床,应用在一些高难度的手术上。</p>
在未来,胸外科的袖切、食管癌手术;心外科的心脏不停跳搭桥手术;普外科的胰十二指肠联合切除术都用达芬奇机器人来完成。</p>
现在用普通的腔镜做手术,的确有些强人所难。</p>
可周从文是谁?!</p>
他可是未来全世界做机器人手术做多的外科医生,没有之一。</p>
有些事情笔直的去想,问题很多,根本想不懂。但要是站在另外一个维度反过来想,就很好解决。</p>
也不算是很好解决,最起码有解决的办法。</p>
周从文准备做袖切,吻合支气管的时候有视野盲区。普通腔镜还不是达芬奇机器人系统,光源、观察镜无法扭转角度,所以只能盲操。</p>
为了避免风险,周从文才想到术中用气管镜观察,下到自己需要吻合的气管端,用眼睛看着完成手术。</p>
甚至气管镜的操作端都可以在气管内帮着自己纠正缝合针的角度,让手术的难度大幅度的降低。</p>
不过无论怎么做,即便周从文“取巧”,手术难度依旧突破天际。</p>
哪怕是现在的周从文,也要小心谨慎的弥补上所有的破绽,谨慎行事。</p>
不过好处在于有大师兄邓明配合。</p>
两个胸外科界顶级的人联手,手术应该没问题。</p>
“那就这么定下来。”周从文道,“邓主任,还有什么不明白的么?”</p>
“有很多疑问,比如说……”</p>
邓明的学术水平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