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迈克尔教授找到了状态,在场的医生们、包括张友也都找到了状态,他们感同身受的沉浸在即将开始的手术之中。</p>
前置步骤术者做的很稳,他没有着急,并没有试图用速度碾压、让所有人惊骇。</p>
术者很严肃,他通过前置步骤努力把本身的状态调整到最佳。</p>
右侧桡动脉穿刺,留置穿刺针,导丝进入寻找到堵塞的冠脉,随后开始造影。</p>
患者的情况很典型,毕竟是兰科、是迈克尔教授选择的示范手术的病例,没有出现任何意外。</p>
张友只看到这里就确定术者的手法很老道。</p>
他虽然没吃过猪肉,但是在操作间里看藤菲做过很多次手术,算是见过猪跑。</p>
迈克尔教授的水平完全碾压藤菲的手术,根本不是一个数量级的。</p>
张友笑眯眯的看着,他现在越来越期盼周从文扛不住这么大的压力,手术崩掉。</p>
其实张友并不否认周从文的手术能力,但是在面对世界顶级的术者的时候,面对一个术前没有筛查、根本不知道情况的患者的时候,不确定性骤然增加。</p>
此时,周从文身上的压力显而易见。</p>
要是自己去做手术,怕是现在手已经抖的不行,连开刀都很难做到。</p>
至于周从文么,一个年轻人,面对压力的时候肯定不会像迈克尔教授这样很快找到自己最佳状态。</p>
一名强大的术者技术只是一方面,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如何能快速寻找到自己的最佳状态,并且在整台手术中都保持这种状态。</p>
很显然迈克尔教授做到了,但周从文未必。</p>
真是没事闲的,张友心里腹诽。</p>
换做是他,打死都不肯做接下来的直播手术。已经赢了,至少是个五五之局,何必要给自己那么大的压力呢。</p>
迈克尔教授的患者是精心挑选的,周从文的患者却是刚刚犯病的,两人对患者的了解根本不一样,这根本不是一场公平的较量。</p>
张友一边胡乱想着,一边看着手术。</p>
造影已经完成,迈克尔教授从环鞘中抽出抽吸导管,沿导引导丝经导丝交换腔插入抽吸导管,充分打开y阀,固定导引导丝,开始推送抽吸导管。</p>
“注意到推送速度了么?迈克尔教授推送速度并不快。”</p>
“不,还有一点你没注意到。手握抽吸导管绝对不能过紧,手握抽吸导管的位置与y阀入口没有超过5cm!”</p>
“我感觉迈克尔教授正在尽量让抽吸导管与导引导丝和指引导管保持平行,以免损坏抽吸导管。”</p>
很多医生看明白了迈克尔教授的操作,这些细节弥足可珍。</p>
在手术台钱的迈克尔教授按部就班的推送抽吸导管到达血栓病变的近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