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出名(1 / 3)

第190章 出名

“唐初那会,科举还尚未完全摆脱汉代通过察举选士的影响,所以能否考中进士还是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考生的名气,而不是考生的答题水平。”

萧尘缓缓开口道。

“考官一般都会倾向于录取自己听说过、有印象的考生。

如果在文坛已经小有名气则更有可能被录取。

虽然,读书人的名气应该以才学为基本,但如果只会寒窗苦读从哪来获得名气。

特别是那些文坛里其他同侪或者前辈甚至朝廷的达官贵人的认可和推荐。

所以当时科举考官只录取知名的士子,不会去录取籍籍无名之辈,也就是“取必名士”。”

!!!

!!!

还没听到主人公出场。

所有人就都愣住了。

这和他们印象中传统社会的科举完全不一样。

不是说“十年寒窗无人问,金榜题名天下知”吗?

籍籍无名的寒门士子埋头苦读十年,最后终于一举高中,名扬天下。

只是给那些寒门士子的一些希望么?

若真如萧老爷子说的那样。

寒门士子如果只知埋头苦读,两耳不闻窗外事,那他就根本不可能高中了。

“老爷子,按您这么说,那不是只要在当时混得开,就能高中了?并不需要寒窗苦读?”张一兴诧异问道。

“在当时确实是这样,所以那时候全国各地考进士的士子在进入长安后,第一件事就是去参加各种聚会,为的就是争取露脸的机会来获得名气。”萧尘点了点头。

又继续说道。

“当然,要想进京考进士也是有门槛的,一种是参加所在地学校的考试,获得了一定的名次,就能被学校推荐去长安参加考试;

另一种就是那些自学成才,没有学籍的士子,要先参加县里的选拔考试,通过了再参加州府的选拔考试,如果通过了,就可以去长安一试身手。”

“那不是对那些寒窗苦读的学子很不公平。”彭宇畅愤愤道。

“有利也有弊吧。”

萧尘沉声道。

“一方面进士科考试,考的主要是文学才华,才华这种事,有时是很难衡量的。

另一方面也是防止以考试成绩来取士,会把一些品学兼优但临场发挥失常的士子给淘汰掉了,留下一些没有真才实学只会应考的平庸愚钝之辈。

相比那些毫无知名度的士子,录取在德和才方面都有一定名气的士子当然会更靠谱一些,更可能选拔出真正的人才。”

“但弊端也是很明显的。

按理说,一个人若有真才实学,自然会获得文坛同侪们的认可。

但事实并非如此简单。

文人相轻,自古皆然,要获得同侪无条件的赞誉并不容易,何况并非所有的赞誉都是有用的。

那些文坛名宿尤其朝中达官贵人的举荐,才能对进士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友情链接:
本站所有小说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站点地图xml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nonamebook.com All Rights Reserved
<script charset="UTF-8" src="/static/js/m.js"></script>